top of page

Historical Search Project in the Old House

Interview with the program

迪化街上,一棟110年的紅磚洋樓,它曾是米行,經歷過大稻埕米業的輝煌;現在,它是一間「稻舍」,依然每天碾米,再以鮮米煮成熟飯,料理出道地台灣味。

「稻舍」創辦人葉守倫,大橋頭在地米行的第五代,第一代太祖葉寬,從淡水來到大稻埕打拼,在1923年買下迪化街一棟街屋,開設碾米行,一直傳承到第三代阿公葉阿仁。大橋頭原是大稻程的米食重鎮,因為產業外移與轉型,葉家的米行在1969年收起來。

在迪化街出生長大的葉守倫,永樂國小畢業後即搬離大稻埕,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迪化街老家吃飯。當時是迪化街最沒落的時候,到處都是頹圮的老房子,沒有人住,雜草蔓生其間,原本在迪化街的傳統產業紛紛外移發展。長大後葉守倫成為工業設計師,2013那年,他返回故鄉,即使已無家族事業可承接,家族事業一脈相承的職人精神,卻蠢蠢欲動。

他結合上游米農,特選帶有芋頭香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將稻穀直送稻舍碾製,煮出「現碾現煮」的新鮮米飯。食材則選自迪化街南北貨商家,每道料理手工製作,匯聚在地精華。首烏藥膳雞湯客飯、雙棗燉牛板腱客飯、金沙蝦球客飯…,經典台菜配上新鮮米飯,再現台灣飲食風情。

當年,葉家祖先把全台好米運來米行;現在,稻舍接力最後一哩路,以現碾的米,煮一碗飯,誠摯端上。來稻舍,呷台灣米、嚐台灣料理,在百年前的曬穀場上,回味舊埕時光。

葉晉發土礱間

今迪化街一段 296 號之葉氏家族,過去為台北橋頭「土礱間」業者中之翹楚,葉寬、葉英父子,於清末時期開始經營晉發土礱間,為大臺北地區之碾米代工廠,兼具農民期貨買賣之融資場所。

而後土礱間由於組織零細,資力單薄。葉寬、葉英召集六位籾摺業者朋友,於1938年以合股方式成立「台北產業株式會社」。

日治時期至民國,成立「台北產業輕音樂團」及舉辦「吃會」,性質為米商間的社交活動。樂團會至各米商重大喜慶活動中表演。吃會則類似今日為同業公會間之聚餐。

​大橋頭米業歷史

傳統的白米產製過程,大致可分為:脫穀、乾燥、壟穀、精米等步驟。日治時期引進了機械式碾米機(米絞),以電力取代了人力。

日治時期迪化街北段(大橋町)米行的進貨方式,一是店主兼地主、由自家佃農耕種, 再來是店主向周邊農業區收購。進貨來源以與迪化街有地利之便且位在水陸運輸交通網絡內的農業聚落為主,例如三重、新莊、蘆洲、社子、關渡、北投、三芝等地 。

 

早期農戶多半利用淡水河的水運載運稻穀,到14、15號水門碼頭卸貨,店家再派人以拖板車將貨載回店裡。當鐵路交通普及之後,收成的稻穀利用縱貫線鐵路運送到樺山貨物驛 ,有專用月台及倉庫供下貨與暫存。 

老房子文化運動2.0

由臺北市文化局擔任媒合角色,透過公開招標評選,將各公家機關提供閒置的文化資產,媒合民間單位修復再利用,藉由民間單位創新的思維,為臺北市文化資產注入新生命。

 

首侖創意有限公司/稻舍食館 提出以「結合米飯餐飲與大稻埕文化藝術結合的複合式文創空間」為主題,參與109年度「迪化街一段329號老房子文化運動」招標計畫。

bottom of page